未来日报

宇宙深处的大爆炸:来自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的检测

概述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图片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图片

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都被一种异常明亮和持久的高能辐射脉冲所吸引,该脉冲于10月9日星期日席卷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在其网站上的一份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这次爆炸。[1]

它的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风(太阳探测器)探测到了此次爆发。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2](英语: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原名 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 GLAST ,大面积伽玛射线空间天文台)是在地球低轨道的伽马射线天文学空间天文台。

此望远镜是用来进行大面积巡天以研究天文物理或宇宙论现象,如活动星系核、脉冲星、其他高能辐射来源和暗物质。另外,该卫星搭载的伽玛射线爆监视系统(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可用来研究伽玛射线暴。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3](英語:Neil Gehrels Swift Observatory ),旧称雨燕 γ 射线暴任务( 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 ),是200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一颗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暴的天文卫星,工作在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多个波段。

风(太阳探测器)

风(太阳探测器)

风(太阳探测器)

风( Wind )[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卫星,也是全球地球空间科学卫星其中之一,于1994年11月1日9:31 UTC 从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LC-17B 发射台发射,搭载三角洲2号运载火箭。

风由位于新泽西州东温莎镇的马丁·玛丽埃塔设计和制造。风卫星是一颗自旋稳定的圆柱形卫星,直径为2.4米(7 英尺 10 英寸),高度为1.8 米(5 英尺 11 英寸)。

风卫星可以研究太阳风和地球磁层中的无线电波和等离子体。风卫星最初任务是在 L1 拉格朗日点绕太阳运行,但是在太阳和太阳圈探测器和先进成分探测器被发射到同一位置后,风卫星研究目标变更为研究磁层和近月环境。自2004年5月以来,风卫星一直处于 L1。

细节

这次宇宙爆炸是在2022年10月9日首次探测到的。NASA 的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望远镜,迅速转向爆炸的源头,试图尽可能多地捕获有关数据。NASA 表示,这次被称为 GRB 221009A 的爆炸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意外的送别第十届费米研讨会的机会。

费米研讨会基本上是伽玛射线天文学家在南非的一次聚会。天文学家们一起研究伽玛射线,并检查他们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设法捕捉到的数据。因此,科学家们说,在活动开始的那一天发生这种宇宙爆炸是相当令人兴奋的。

NASA 指出,这次特殊的宇宙爆炸是非常特别的事情。该信号起源于人马座的方向,发生在20多亿年前,当时一颗恒星自我坍缩,其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能在十年内不会再看到这样的爆炸。

天文学家认为它代表了一个新黑洞的诞生,这个黑洞是在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心脏中形成的,它在自身重量下坍缩。在这些情况下,一个新生的黑洞驱动着以光速行进的强大粒子射流。喷流穿透恒星,在流入太空时发射 X 射线和伽玛射线。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的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了 GRB 221009A(圈出来的部分)的余晖如何在大约10小时内褪色。

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的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了 GRB 221009A(圈出来的部分)的余晖如何在大约10小时内褪色。


参考文章:

[1]NASA’s Swift, Fermi Missions Detect Exceptional Cosmic Blast | NASA

[2]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3]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4]风 (太阳探测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读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怎么样?

太棒了
1
很开心
0
非常爱
0
不太好
0
糟糕透了
0

You may also like

天文科学

日食下的气态巨行星:朱诺号拍摄木星日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张拍摄于2022年2月25日朱诺号( Juno )探测器近距离飞掠木星时拍摄的照片,画面左侧暗斑是木卫三投射在木星上形成的日食现象。此次是朱诺号第40次飞掠木星,距离木星云顶约7.1万公里。

1 Comment

  1. 也是要足够远才可以不受影响呢。什么时候可以更近一些研究黑洞呢,尽管很危险。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More in:未来日报